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苏州老友留学机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苏州老友留学机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香港出生的知名50后影视演员与歌手你能知道哪几位?
元彪
1957年7月26日出生于香港九龙,中国香港男演员,七小福之一。
元彪与洪金宝、成龙一起在学艺。结交了两位师兄,元彪体形更好,动作更潇洒飘逸。元彪作为香港一线的影星,与成龙不相伯仲
张国荣
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生于香港,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音乐人。
2000年,张国荣凭借热•情演唱会获得《明报周刊》颁发的大奖,领奖时,针对自己的演唱会一度遭受媒体的扭曲和菲薄,他并不是一味地诉苦,而是站在大局上表示 做到高咖位的艺人应该有借自己的力量将本土艺术发展到更高层次的意志,同时他犀利地指出港媒的歪曲行为是在限制艺人。哥哥确实是一个立足很高,且很真的人。
周润发
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岛,籍贯广东开平,中国香港影视演员、摄影家,国家一级演员。
将周润发和周星驰、成龙作比较,作为演员周润发无疑更加出色,他饰演了更多的经典角色,可以出演各种类型的电影,演技也更加出色,而周星驰和成龙在本质山还是被当做类型片演员的。
但是如果从电影人的角度来讲,成龙和周星驰会比周润发出色很多,这二位都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将自己代表的电影类型拍到世界最顶尖水平,成为行业的标杆人物,影响到行业的发展。他们是电影的灵魂人物,参与到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既是出色的演员,也是出色的导演和制片人。而周润发的角色却更单一,基本就是演员,把港式枪战动作片推向世界的是吴宇森。这样来说周润发是幕前角色多元,幕后角色单一,他并不能像成龙、周星驰一样掌控一部电影。
成龙
1954年4月7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安徽芜湖,中国香港男演员、导演、动作指导、制作人、编剧、歌手。
成龙大哥,还是个很实在的人。
看了高晓松的《晓说》关于成龙的访谈,里面成龙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概是成龙的父亲躺在病床时,成龙对他的父亲说:爸爸你走了,我就不会来拜你了,这样浪费我的时间,浪费我的金钱,买纸钱来烧,又污染空气,我现在就孝顺你。成龙说自己很孝顺父亲,每天都是圣诞节,每天都是父亲节。给他父亲买最好的烟,最贵的酒,最好的东西,他父亲抽烟喝酒一辈子活了93岁,想睡觉就睡觉,不想睡觉就不睡,过得非常自在。对于成龙说的这些话,我深感赞同。倒不是说鼓励人们不要去祭拜亲人,而是如果真的孝顺那就趁活着的时候吧,身体力行地做。就好像成龙对房祖名说的:你要是孝顺我就趁现在吧,我死了你别孝顺我,你烧什么什给我都是假的,还浪费你的钱。
在香港出生的知名50后影视演员与歌手你能知道哪几位?
柚子盘点一下:
赵雅芝 1954年11月15日
翁美玲 1959年5月7日
米雪 1955年9月2日
魏秋桦 1958年9月21日
狄波拉 1951年10月27日
余安安 1959年10月22日
黄杏秀 1956年04月14日
陈秀珠 1958年10月20日
苗可秀 1952年01月31日
斑斑 1953年
林青霞 1954年11月3日
邓丽君 1953年1月29日
当然还有男星:
元彪(原名夏令震),1957年7月26日
张国荣(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
周润发,1955年5月18日
成龙,1954年4月7日
曾志伟,1953年4月14日
谭咏麟,1950年8月23日
以上就是《在香港出生的知名50后影视演员与歌手你能知道哪几位?》全部回答了。
我是柚子,明星八卦电影电视一网打尽,做有态度有观点的吃瓜群众~
香港影视业的发展比中国大陆是早了很多年,在香港影视业辉煌巅峰的时候,中国内地的影视业都还没有起步。90世纪60年代邵氏电影公司流水线一般裴培养大批的艺人,这些都为香港影视业打下基础,70年代8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其他的影视公司,而此时香港经济的发展,也使电影,电视剧,唱片在这个时期发展到巅峰,此时一大波的演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惜,到了90年代,随着中国内地影视业蓬勃发展,更多人关注的是中国内地演员,很多香港演员已经逐渐被遗忘,下面列举一些香港老演员。
吴镇宇从1987年开始进入TVB,1988年开始正常出道参演电影拍摄,他到目前为止拍摄了七十多部作品,无论是在电影还是电视剧,都给大家塑造很多难忘的角色,例如《古惑仔》里面的靓坤 、《无间道》中的倪永孝 、《冲上云霄》的唐亦琛 、《爆裂刑警》中的Mike,无论是反派还是正派的角色,他都能演什么像什么。
林尚义他之前本来是一名足球队员,后来做起足球评述员,他解说足球超过二十年,另外他还在影艺圈发展,不过都不是主演,而是去客串的,所以在很多电视剧或者电影都可以看到他跑龙套的角色,最具代表的是在《鬼马狂想曲》 饰演电视旁述员 ,不过没有镜头,只是声演,还有《廉政行动1998》客串老蔡,《古惑仔》 里面的神父等。
香港影视行业现在已经萧条,现在香港演员的道路已经很难发展,很多香港艺人都逐渐进入内地发展,这些年香港拍摄的电视剧也没有多少创新,无论是题材还是演员,都是靠着吃老本,根本无法突破。
日本战败后,冈村宁次为何没被判刑?
冈村宁次是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被中国人民视为第一号战犯,也名列远 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战犯名单之列。然而他却躲过了与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板 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一样被判处绞刑的下场,而且躲过了牢狱之灾。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45年8月10日下午,南京中山北路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冈村宁次听到了日本投降的广播,犹如晴天霹雳。他当即发电报给日本的陆军大臣、参谋总长,表示要率领全体派遣军作战到底。这样的顽固分子,居然能被国民政府赦免???
笔者认为,蒋介石这样的庇护冈村宁次主要还是为了利用其发动内战对抗解放军。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后,冈村宁次准备效忠天皇,切腹自杀。8月27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冷欣作为“前进指挥所”主任率领少数军官从湖南芷江先行飞往南京,部署接管南京以及洽谈日军受降事宜,一位神秘人物邵毓麟也一同搭机前往。
邵毓麟何许人也?此人为侍从室第六组少将组长,是蒋介石身边的日本通,专门负责研究日本情报。1944 年底,蒋介石派邵毓麟赴美国出席“太平洋学会国际年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战后如何处置日本”。日本宣布投降以后,邵毓麟立即从美国飞回重庆。8月21日,邵毓麟前往湖南芷江,与日本洽降代表、日军总司令部参谋副长今井武夫秘密接触,就有关日军投降和对待冈村宁次问题达成某种协议或者说交易。
邵毓麟代表蒋介石与冈村宁次的第一次密谈
邵毓麟在今井武夫陪同下,前往中央路龙公馆会晤冈村宁次。邵毓麟单刀直入地说“:目前战局已定,所在问题乃为善后之事,听说将军有以一死报国之念,其心情我亦能理解。然而作为日军统帅,这绝非一种负责的做法。日本侵华八年,中国民众死伤何止数千万,财产损失何止数千亿,如今贵方战败投降,将军不从赎罪着想,却置百万日军官兵和数十万日侨之生死于不顾,欲图以一死了之,这样做,如何对得起已宣布对日本以德报怨的蒋委员长和中国民众?更如何面对贵国忍辱负重的天皇和将军属下的官兵、侨民 ?”
冈村神色黯然地回答“:阁下说得有道理,我应该如何去做?”
邵毓麟说:“蒋介石要求总司令官做到以下两点:
一、当前的首要任务, 应约束各地日军留驻原地,不得对中国正规部队再有军事行动;但对非蒋委员长统辖的任何部队,即新四军和八路军前来扰乱,则可以武力自卫,毋庸踌躇。
二、不能将武器、弹药、装备缴予非国民党部队。
作为回报,蒋委员长开出条件:不以俘虏对待、处理日军投降的军队,由总司令官(冈村大将)属下的各级指挥官继续执行指挥权;并允许日军自身办理复员工作,中国方面则给予充分支持与便利,使日军、日侨的遣返能顺利进行。”
邵毓麟代表蒋介石与冈村宁次的第二次密谈
8月30日,邵毓麟和冈村宁次进行了第二次密谈。根据邵的日记:“冈村大将已经决心负起结束战事的任务.......日方似已更深切了解我们的态度,因此我和冈村的第二次谈话,也比较更坦白自由了,内容也更广泛更进一步了。”
冈村宁次在他的回忆录上有同样的记载“侍从室邵毓麟来访,邵系熟悉日本情况的亲日派,为我旧友,共进午餐,并就各项问题及日中之将来,肯谈约两小时。”
冈村还记载“邵毓麟来访,就上次所谈两国关系问题继续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他很理解我方的主张,对将来中日两国之关系尤多考虑,使我非常钦佩。”
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
9月8日下午,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抵达南京。冈村宁次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下午一时在城内机场,迎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何应钦是我中国好友之.....他是一个亲日派,如今向这位亲密友人投降,是一段微妙的奇缘。”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日本投降仪式。冈村宁次坐在何应钦的正对面,仅在何应钦到达会场时,向何起立敬礼一次。仪式开始时,由日方总参谋长陆军中将小林浅三郎代表冈村接过受降书,送给他签名盖章,再送呈何应钦收下。
冈村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载:“看到我这位老朋友(何应钦)的肚量和品格,不禁想到,毕竟是东方道德。”据中国参谋透露的内部消息说,会场布置,最初中国方面为避免威胁感,拟采取圆桌方式,但由于美军方面的反对,才改为长方桌对立方式。”网村感慨地写道“从8月10 日以来到9月9日,所接触的中国方面要人的态度颇为亲日,而又是向老友何应钦投降,从而产生一种轻松之感,在今天签字仪式上也未特别紧张和担心。”
日本投降以后,原“日本派遣军总司令部”改换为“中国战区日军官兵善后联络部”,冈村宁次的总司令改称为总联络部长官,投降的日本官兵不叫“俘虏"而叫“徒手官兵”。日军统治系统不变,允许日军前往领军需品,作为在特殊时期生活之用,同时还允许日本官兵在遣返时携带武器到乘船地区为止,以保证其安全。冈村宁次一切待遇不变,生活优渥。
同年10月21 日,何应钦单独会见冈村宁次,大谈中日过去不能“亲善”的错误,以及中日今后必须合作”的重要意义。
蒋介石为了利用其反共而为岗村宁次的庇护
12月23日,蒋介石在陆军总部接见冈村宁次,频频询问冈村“身体怎么样?生活有什么不便?请勿客气,向我或何总司令提出来”之类的话,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冈村在会见后又写下感想说:“蒋委员长始终面带微笑,和蔼近人。他特意安排了这次会见,以好意相慰,深为敬佩。”
直到1946年7月,在华的日俘已经全部遣返日本,冈村宁次及其联络总部的使命已经结束。这个时期,正是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大肆逮捕日本战犯加.以审讯判刑的高潮,冈村宁次也被列入东京战犯名单之列,一旦遣返日本,自然难免和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同样的命运。但是国民党内部却做出决定:对冈村宁次等,藉口还有许多事未了,既不令其归国,也不予以监禁。从1946年 7月起,给冈村宁次以“联络班长”名义留在南京,并对外界封锁消息,禁止记者报道有关冈村的消息。
1948年,国民党当局将冈村宁次秘密转移上海,匿居在虹口黄渡路上一所洋房内,成了蒋介石的秘密军事顾问。“ 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将其视为上宾,几次和冈村密谈,就有关防守长江的问题向其咨询,试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江南挺进。
为了应付国内外舆论的责难,7月5日,国防部战犯军事法庭派人到冈村的住处,面交了国防部长何应钦给战犯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的训令副本,内容为:(1)冈村宁次病已痊愈,对该俘的战犯嫌疑部分应该立即开始审理。(2)根据规定进行随时报告情况
7月12日上午9时20分,国防部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对前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以战犯罪进行起诉和法庭调查,检察官对他的作战经历及其对部下所犯罪行应负的责任问题提出质问,冈村宁次拒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并狡辩说即使下属有不法行为应由他们自己负责,与军司令官、方面军司令官和总司令官无关。
之后,冈村宁次被送往高境庙战犯监狱,但生活条件仍然相当优越。在公审前一天,典狱长孙介君来到冈村宁次的居室进行密谈:“蒋总统 本无意使先生受审,然考虑国内外的影响,不得不如此。但绝不会处以极刑。至于无期也好,十年也好,结果都一样,请安心受审。在受审时,对中国民众所受灾难要以表示痛心为宜。判决后可根据病情请求保释监外疗养,无论是审理和入狱只是形式而已。”
8月23日9时30分,军事法庭开始公审冈村宁次及其他战犯,邀集中外记者及驻沪各国领事参加旁听。由检察官宜读起诉书,对被告和证人进行庭审,再由辩护人进行辩护,从表面上看,法庭气氛相当紧张。公审结束以后,冈村心领神会地在日记上说“今日的公审,是考虑到对民众和国际的影响,是一次大型的公开展览。”
同年12月23日,日本战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滕章等七人在东京巢鸭监狱被执行绞刑。司法行政部长主张参照舆论与东京军事法庭量刑一致,以判处无期徒刑为宜,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按照冈村宁次侵华罪行,认为应当处以极刑,国民政府司法部和外交部也对此予以声援。何应钦、汤恩伯等坚持主张将冈村宁次无罪释放。为此,负责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在年底愤然辞职,却未获批准。
1949年初,在冈村宁次一案最后公审前,国内形势已发生了急剧变化,蒋介石被迫下台,李宗仁代理总统。为了和中共进行和谈,他不得不接受中共方面的要求,命令将第一号战犯冈村宁次逮捕法办。蒋介石却亲自电令石美瑜“据淞沪警备司令汤恩伯呈请,将冈村宁次宣判无罪,应于照准。”
1月28日,毛泽东以中共发言人名义发表严正声明,严重警告南京政府:“你们必须将冈村宁次重新逮捕监禁,不得违误。”对于其他日本战犯“一概不得擅自释放或纵令逃逸,违者严惩不贷。”31日,南京政府发表声明,对中共中央发言人28日声明做出所谓答复,声称冈村宁次被释放是-一个司法问题,“完全与和谈无关”,拒绝重新逮捕冈村宁次等侵华战犯。同日清晨,冈村宁次和其他在押的日本战犯九人,连同其他侵华战犯二百六十人,在军事法庭的护送下,登上美国海轮“约翰堆克斯”号,从上海返回日本。2月4日,冈村宁次等抵达东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州老友留学机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苏州老友留学机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